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哪几个时期

2023-12-17 00:59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四个时期:

一、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

1. 1868年,德国心理学家普莱尔发表了儿童心理一书,这是儿童心理学的奠基性著作。

2. 法国心理学家比奈与西蒙1905年编出了世界上第一个标准化心理测验量表比奈-西蒙智力量表。

3. 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发表了教育心理学一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

二、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

1. 行为主义心理学派的先驱、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在1919年发表了行为主义一书。

2. 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在1930年发表了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一书,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概念。

3.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在1930年代创立了“发生认识论”。

4.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1943年发表了人的动机一书,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

5. 美国心理学家赫尔在1943年发表了行为原理一书。

6. 斯金纳在1954年发表了科学与人类行为一书。

7. 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在1956年发表了教育心理学一书。

三、成熟时期(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末)

1. 布鲁纳在1958年发表了教育过程一书,提出了结构主义教学理论。

2. 奥苏伯尔在1963年发表了教育心理学:认知观一书,提出了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

3. 加涅在1965年发表了学习的条件一书,提出了学习条件理论。

4. 人本主义心理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在1969年发表了学习的自由一书,提出了自由学习理论。

四、完善时期(20世纪70年代至今)

1. 认知心理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在1976年发表了教育过程的修订版,进一步发展了他的结构主义教学理论。

2. 人本主义心理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1970年发表了自我实现的人一书,提出了自我实现理论。

3. 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在70年代中期去世后,他的理论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应用。

4. 信息加工心理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美国心理学家加涅在1974年出版了学习的信息加工论一书,对学习过程进行了深入研究。

5. 新皮亚杰学派和新行为主义学派也在不断完善和发展他们的理论体系。例如新皮亚杰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在80年代初提出了道德认知发展理论;新行为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也在不断发展完善他的强化理论和学习条件理论等。

6. 从本世纪80年代起,随着计算机等信息技术的发展,心理学与计算机科学相结合的产物——认知神经科学开始崭露头角,成为教育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认知神经科学主要研究大脑的功能结构和神经机制,旨在揭示人类学习、记忆和思维等认知活动的本质和规律。

7. 教育心理学也在不断拓展其研究领域和应用范围。例如教育心理学与教育技术学等其他学科相结合,产生了许多新的交叉学科,如教学设计心理学、远程教育心理学等;教育心理学还被广泛应用于特殊教育和成人教育等领域,为不同类型的教育提供了科学的心理学依据和方法。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不断深入,教育心理学还在不断探索新的研究课题和领域,如素质教育心理学、创新教育心理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