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法修订最新修订时间

2023-12-13 04:42

教师法修订:背景、内容与意义

一、修订背景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自1994年1月1日施行以来,对于规范教师职业行为、保障教师权益、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促进教育事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经济社会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教育改革逐步深入,原教师法在许多方面已经不能适应全面推进依法治教的需要。为落实全面依法治国要求,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推动教师队伍建设,我们对教师法进行了修订。

二、修订内容

新修订的教师法对原教师法进行了多方面的修改与完善。其中包括:

1. 明确教师职业性质,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2. 完善教师资格制度,提高教师准入门槛,规定“取得教师资格应当具备的相应学历学位”。

3. 健全教师职务制度,将“中小学教师职务系列”统一为“中小学教师职称(职务)系列”,并设置正高级职称。

4. 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将“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修改为“遵守宪法、法律,恪守职业道德,遵守社会公德,为人师表”,并规定了“违反教师职业道德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处分或者予以解聘,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5. 增加工资福利规定,明确“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

6. 加强保障和权益保护,规定“各级各类学校应当保障教师依法享有的权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教师以及具有中专以上学历的毕业生到少数民族地区和边远贫困地区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应当予以补贴”。

7. 增加优惠措施,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培训、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活动。

8. 建立监督机制,明确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实施教师法的监督、检查和评估。

三、修订意义

新修订的教师法对于全面推进依法治教、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具体而言:

1. 有利于落实全面依法治国要求,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师法的修订是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进行的,是落实全面依法治教的重要举措。通过修订教师法,进一步明确教师的职业性质和职责使命,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完善教师管理体制机制等,为全面推进依法治教提供更加有力的法律保障。

2. 有利于规范教育教学行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新修订的教师法对教师的职业性质、资格制度、职务制度、工资福利、保障和权益保护等方面进行了规范和明确,有利于引导广大教师更好地履行教育教学职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 有利于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新修订的教师法对教师的工资福利、保障和权益保护等方面进行了明确的规定,为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提供了更加有力的法律保障。同时,通过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待遇水平,也有利于增强教师的职业吸引力和归属感。

4. 有利于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育体制的改革。教师法的修订是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育体制的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通过修订教师法,可以进一步明确教育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引导和鼓励社会各界关注和支持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育体制的改革。同时,教师法的修订也可以进一步推动教育领域的法治建设和规范化管理,为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加稳定和可持续的法律保障。